1月8日,記者從國家級重慶(榮昌)生豬交易市場(簡稱“國家生豬市場”)了解到,2023年第一周,其在售量20.81萬頭、成交量16.65萬頭、交易額2.68億元,實現了新年“開門紅”。自成立以來,該市場已實現生豬掛單量5億多頭、交易量8000余萬頭、交易額超過1066億元,生豬交易日峰值占全國生豬流通量的15%以上,基本實現了生豬及豬肉制品“買全國、賣全國”。
十年前,榮昌是養豬大縣,但在生豬交易過程中存在“環節多、鏈條長”“市場不透明、信息不對稱”“拖欠豬款”等問題,導致養殖戶“賣豬難”。為解決以上難題,助力破解豬周期,構建與現代消費升級相適應的生豬流通體系,經農業部批準,于2013年1月9日建立了國家生豬市場。經過市場化、商業化探索實踐,該市場實現了生豬交易成本下降80%以上;業務已覆蓋30個省市自治區,建成省市縣市場近100家,在福建、湖北、江西、浙江等地的市縣級市場超過10家;服務客戶超過18萬戶,引來河南牧原、黑龍江大北農、四川鐵騎力士等大型養殖企業“登陸”,更是在2017年交出了年交易量3000萬頭、交易額380億元的亮眼“成績單”。
十年來,國家生豬市場自主開發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科技的在線交易系統,自主創新“線上交易+線下交收”中心型商業模式,并成功搭建交易SaaS平臺系統,開創出中國首個集信息流、資金流、物流服務為一體的生豬活體網市,在實現全國生豬交易全天候跨區域互聯互通的基礎上,成功構建一套生豬價格模型,可直擊“豬周期”痛點,對生豬價格進行細分研判,有效發揮了豬價“風向標”“晴雨表”功能。
聚焦食品安全,打造全流程可追溯的愛迪豬(ID-PIG)品牌;拓展“生豬大數據+金融”業務,為中小企業定制開發“豬e貸”……該市場正深耕“一頭豬”文章,全力做深做透生豬全產業鏈。如今,其品牌價值超過10億元,位列全國商品市場“百強”,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生豬現貨電子交易市場,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生豬流通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