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報告 完整版)
一、生物飼料的定義和分類
1、定義
2018年1月1日發布的團體標準T/CSWSL 001-2018《生物飼料產品分類》將生物飼料定義為:使用農業農村部飼料原料目錄和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等國家相關法規允許使用的飼料原料和添加劑,通過發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質工程和基因工程等生物工程技術開發的飼料產品總稱,包括發酵飼料、酶解飼料、菌酶協同發酵飼料和生物飼料添加劑等。
2、分類
根據原料組成、菌種或酶制劑組成、原料干物質主要營養特性,生物飼料分為:4個主類、10個亞類、17個次亞類 、50個小類、112個產品類別。
1)發酵飼料(單一發酵飼料、發酵混合飼料)
2)酶解飼料(酶解單一飼料、酶解混合飼料)
3)菌酶協同發酵飼料(菌酶協同發酵單一飼料、菌酶協同發酵混合飼料)
4)生物飼料添加劑(微生物飼料添加劑、酶制劑、寡糖、其他)
二、菌酶協同發酵飼料
使用農業部飼料原料目錄和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等國家相關法規允許使用的飼料原料、酶制劑和微生物,通過發酵工程和酶工程技術協同作用生產的單一飼料和混合飼料。
三、菌酶協同發酵飼料應用效果
利用菌酶協同作用,既能縮短發酵周期,又能利用芽孢桿菌或乳酸菌抵抗其他雜菌的影響,提高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還能通過產品中含有的大量的芽孢桿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等活菌體改變動物腸道內的微生態環境,增強動物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減少抗生素的使用。
四、發酵飼料功效
發酵飼料具有改善腸道健康,提高飼料利用,開發飼料資源,充分利用雜粕、農副產品等,減少環境污染等優勢。
發酵飼料將成為減抗替抗的重要途徑,成為農副產物高值化利用的主要途徑,養殖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徑。
發酵飼料主要以改善原料品質為目標,生產富含高活性益生菌及其代謝產物的生物飼料產品。
五、菌種篩選
菌種的篩選在發酵飼料中至關重要。在生產實踐中應根據不同原料以及不同的生產目的選擇適當的菌種組合。菌種篩選主要有三個方向:
1、改變飼料原料的理化性質,包括提高消化吸收率、延長貯存時間和解毒脫毒等;
2、獲得微生物中間代謝產物,包括酶制劑、氨基酸和維生素等;
3、培養繁殖飼用的微生物體,用于制備活菌制劑。
六、益生菌關注點
飼料廠用的益生菌關注:活菌數、抗逆性、穩定性。
發酵飼料用的益生菌關注:產酶能力、產酸能力、定植能力、發酵速度、功能性代謝產物。
七、發酵豆粕在實際生產的應用
肉雞日糧中添加發酵豆粕可提高盲腸食糜微生物的多樣性。在門水平上,提高肉雞盲腸中硬壁菌門的相對豐度,降低了變形菌門的數量。
屬水平上,添加發酵豆粕提高了肉雞盲腸乳桿菌屬、毛螺菌菌屬、Lachnoclostridium屬的相對豐度,降低了大腸-志賀氏菌屬、厭氧原體屬的數量。
日糧中添加發酵豆粕可優化肉雞盲腸菌群結構,使其向健康有益的方向發展。
八、發酵飼料檢測方法
除明確的營養常規指標外,酸溶蛋白、乳酸、甘露寡糖、益生菌活菌數等有益指標和揮發性鹽基氮、霉菌和霉菌毒素等有害指標均直接反應發酵效果,均需在制定產品標準時權衡參考。
從菌種、工藝、原料、產品和應用等方面系統而全面的建立相關團體標準刻不容緩。
九、團體標準
1、2018年已發布的生物飼料產業團體標準
生物飼料產品分類(T/CSWSL 001-2018)
發酵飼料技術通則(T/CSWSL 002-2018)
飼料原料 釀酒酵母培養物(T/CSWSL 003-2018)
飼料原料 釀酒酵母發酵白酒糟(T/CSWSL 004-2018)
飼料添加劑 植物乳桿菌(T/CSWSL 005-2018)
2、2019年發布12項生物飼料產業團體標準
《飼料添加劑 丁酸梭菌》(T/CSWSL 006—2019)
《飼料原料 酵母水解物》(T/CSWSL 007—2019)
《生長肥育豬用菌酶協同發酵飼料》(T/CSWSL 008—2019)
《哺乳母豬用菌酶協同發酵飼料》(T/CSWSL 009—2019)
《肉雞用菌酶協同發酵飼料》(T/CSWSL 010—2019)
《蛋雞用菌酶協同發酵飼料》(T/CSWSL 011—2019)
《淡水魚用發酵飼料》(T/CSWSL 012—2019)
《凡納濱對蝦和羅氏沼蝦用發酵飼料》(T/CSWSL 013—2019)
《克氏原螯蝦用發酵飼料》(T/CSWSL 014—2019)
《中華絨螯蟹用發酵飼料》(T/CSWSL 015—2019)
《水產動物飼用乳酸菌篩選標準》(T/CSWSL 016—2019)
《水產動物飼用芽孢桿菌篩選標準》(T/CSWSL 017—2019)
(主題報告 完整版)